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主场城市活动
民族文化遗产与小康社会建设——文化遗产公开课走进桂林
日期:2020-06-13 字号:[ ]

6月13日晚,文化遗产公开课《民族文化遗产与小康社会建设》在广西桂林东西巷讲古堂开讲,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唐凌作为主讲人,主要讲述了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公开课从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开始,介绍了广西桂林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与构建小康社会的关系,并从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广西需要从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夯实小康建设的法律基础,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发力,加快文物赋彩小康的前进步伐,扬长避短,形成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优势,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律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通过唐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听得兴致盎然,纷纷提问,“如何看待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意义?”“如何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唐凌对同学们的疑问一一作出回答。

唐凌说,灵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提升了桂林的历史文化地位,这是一种荣耀。但与此同时,也增加我们的责任。保护灵渠、科学利用灵渠,使之既能传承农业文明,又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造福当代人民,需要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另外,灵渠作为延续2000多年的文化遗产,其综合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因此,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迈进,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针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的建设,唐凌介绍,一是在正确理解长征文化公园规划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建设广西段,使广西段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理念、目标、过程相符,同时,凸显出广西的特色与优势。二是不能仅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旅游地进行建设,其主要功能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红色文化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三是要用开放的工作机制开展建设,与国家相关部门及相邻省份在政策、资源、力量等方面形成合力。(李 瑞)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