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1199年-1253年)是南宋名将。淳祐元年(1241年),余玠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全面负责四川防务。在蜀时期,为抗击蒙古大军,他组织沿嘉陵江、渠江、涪江和长江两岸山隘、要道,筑钓鱼、云顶等十余城,依山为垒,据险设防,并迁沿江各州治所于城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堡寨防御体系。从淳祐三年到淳祐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三十六战,战果显著。余玠受任于南宋危难之际,竭力经营巴蜀,为支撑南宋半壁河山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我们还能寻找到一代英豪的遗迹吗?
“经过专家考证,老鼓楼衙署遗址在南宋时为四川制置司衙署所在,即抗蒙名将余玠的帅府,也是南宋时期川渝地区山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和当时的钓鱼城、白帝城、云顶山城等共同组成了山城防御体系。”在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大遗址保护中心主任袁东山介绍,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进入启动施工阶段,力争2022年底建成开放。

老鼓楼衙署遗址谯楼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重庆市中心渝中区解放西路,一道围墙将喧嚣与宁静隔绝开来。从2010年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老鼓楼衙署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已发掘1.3万平方米,清理宋元明清时期遗址250余处,出土文物9000余件(套),标本数万件,廓清了老鼓楼衙署遗址范围、功能布局。遗址上最显眼、最重要的发现是宋代高台建筑基址,这仅是宋代衙署的一小部分。高台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方形,中间为夯土,四周为条石包裹,护坡墙及条石基础残高近10米。当年,余玠设四川制置司于金碧山下的重庆府衙内,高台建筑基址应为当时衙署建筑前部的“谯楼”。此后,老鼓楼衙署遗址又为元至清时期的衙署建筑所沿用。该遗址是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衙署考古遗存,见证了南宋末年以来重庆城市发展变迁,是研究重庆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案显示,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建设用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老鼓楼高台建筑遗址保护展示厅、衙署遗址保护展厅、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巴县衙门旧址、宋元建筑遗址、明代衙署遗址、清代衙署遗址等遗迹。“遗址公园建设将充分融入周边城市生态,着力呈现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展示和诠释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变迁”,袁东山表示。

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模型
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群是南宋末期宋蒙(元)战争期间修建的一系列军政合一的山城堡寨的总称,总体布局依山控水,借助地理形势构成军事防御体系。“十三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是重庆五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之一。2019年,为强化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理念,进一步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了“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主要负责重庆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群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保护规划及方案编制、合理利用等工作。
“近年来,我们围绕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群,开展以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为代表10余处遗址的大遗址考古工作,深化了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大遗址研究与保护利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表示。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雄关高峙、地势险要、凭山控江,为巴蜀要冲。在宋蒙(元)战争中,钓鱼城为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八柱”之一,合州军民凭借天险,婴城固守,历经大小战斗两百余次,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导致了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的全面撤军,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范家堰遗址俯瞰图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已在钓鱼城连续开展了 11 次考古工作,基本探明了钓鱼城的布局结构、建筑特点和保存现状。钓鱼城范家堰遗址位于钓鱼城西部的二级阶地上,考古研究证明,范家堰遗址是钓鱼城的政治军事中心,其规模宏大、布局规整、轴线清晰、性质明确,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保存极其完整的宋代衙署遗址,促进了对钓鱼城“山、水、城”合一的布局结构与大纵深多重防御体系的全新认识。
让人感兴趣的是,在南宋山城防御体系中,火器已经开始显示神威,印证了文献对宋蒙战争使用火药武器的记载。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出土的铁雷片,经初步检测为白口铸铁,内填火药,是世界中古史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开创阶段的珍贵见证。奉节白帝城也现场挖掘出了一批保存完好的火铁雷,在铁雷填充物中发现了高含量的硫元素。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明确了山城防御体系大遗址考古理念,不断扩大工作范围,相继对渝北多功城、万州天生城、忠县皇华城、涪陵龟陵城、南川龙崖城及梁平赤牛城等开展调查、发掘。
基于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和文物保护的创新实施,钓鱼城进入了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钓鱼城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先后启动了万州天生城、巫山龙骨坡、奉节白帝城、渝中老鼓楼、江津石佛寺等市级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重点推进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群建设。
“通过对多处大遗址的考古、保护、规划及展示利用统筹实施,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考古一体化保护 ’道路,为深入推动文旅融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白九江说。
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1亿元,重点实施钓鱼城遗址范家堰衙署遗址等24个项目,以大力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真实、系统地展示钓鱼城遗址突出普遍价值。2019年春节后,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入正式建设阶段,工程预计需要两年时间,建成后公众可近距离感受钓鱼城遗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信息。(王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