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媒体聚焦
紧贴新时代 运用新媒体
日期:2020-11-04 字号:[ ]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桂林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揭晓了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这是国家文物局为全国文博单位打造传播矩阵,搭建高水准、高品质的宣传展示平台和学习交流平台的一次尝试,也让参加桂林主场城市活动的代表现场享受了“传播文物价值 展现中华风采”的丰厚视听盛宴。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活动,得到全国文博单位的广泛响应,活动旨在鼓励和引导全国文物系统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数字化技术,探索多样态、多渠道、多元素的文物传播模式,着力把文物展示好、价值阐释好、故事讲述好。作为项目活动的参与者,我有五点感悟:

感悟一:文博单位传播矩阵必须体现时代性、彰显人民性。我们正在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裂变时代,互联网、物联网、5G等智能设施的广泛应用,为文博单位打造新时期传播矩阵,提供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载体。在传播矩阵打造中,文博单位都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高唱正气歌,把握时代脉搏,用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有泥土芬芳的话语体系来升华文博单位的传播体系建设。文博单位尤其是博物馆,是履行公共文化服务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文化机构,其本职要义都蕴含人民性,在包含宣传传播在内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性,这是文博事业发展的根基,更是文博事业永恒不变的宗旨。

感悟二:文博单位传播矩阵打造必须克服“单打独斗”和“画地为牢”,要坚持打一套组合拳,不断壮大博物馆+全媒体(新媒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广阔空间。获得推介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全景式、大纵深、立体式、系列化传播,充分运用了云直播平台、短视频播放平台、H5传播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与央视新媒体、腾讯、今日头条、当地媒体等新媒体的深度合作,文博单位新媒体作品获得广泛传播。

感悟三:文博单位新媒体传播要把传播的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在传播内容上,要以文物内涵为重点,通过专家把文物本身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精彩;在传播形式上,采取新媒体+展览+教育+文创,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会说话,让文物从深藏的“禁宫”中走向大千世界,真正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同时也通过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让更多的人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也能看到五彩斑斓的“网上博物馆”,线下观众通过看线上的虚拟展览,增强走进实体博物馆的迫切愿望。

感悟四:必须生动形象地聚焦文化文物主题,在凸显文物特色上浓墨重彩、亮点纷呈。要克服“天女散花”“雾里看花”,凸显“七星望月”“众星捧月”,聚焦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文物展览展示、文物知识普及、革命文物保护、文物交流合作等内容。

感悟五:必须铸就一流高效的专业团队。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做。打造传播矩阵,必须通过培训、岗位练兵等途经,培养铸就一支讲政治、守规矩、懂传媒、会操作、会策划、善创新的宣传推广队伍。凡是重视宣传推广工作,有专门机构,专业稳定队伍的文博单位,既有懂文字内容把关的专业人才,又有专业传媒做技术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新媒体直播和视频制作与传输的视听效果,从而给受众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刻骨铭心的最佳效果。

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打造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我们久久为功,继续在传播矩阵精细化、系列化、品牌化上深耕厚植,就一定会把文博单位传播矩阵打造得更加宽广、更加生动和精彩!(雷学刚)

 


责任编辑:刘易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