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佳作选登
回忆参与辽宁省内外长城资源调查的历程
日期:2019-11-05 字号:[ ]

2014 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遗过程中,作者考察过的辽宁桓仁遗址

1978年我在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室工作。当时馆里给研究室下达一项任务修订《辽宁史迹资料》。我时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是已故资深文物专家郭文宣。郭老有腿病,所以组织野外考察的事落到我的头上。1980年春,首次为调查史迹资料中的辽东长城和古城址,先到离沈阳最近的本溪、抚顺一带调查。由于我当时缺乏经验,在本溪湖等地第一次只看到几块明清残碑,并未发现长城遗迹。我返回馆请教在家养病的老馆长李文信先生。李先生说到本溪可先去威宁营堡,那是老边堡。于是第二次由沈阳坐火车到小市(本溪县所在),再转汽车直到威宁营子。在当地大队干部引领下在村西南太子河北岸,真的发现了遗址。当时看到的遗址在1000余平方米范围内散布有青花瓷片,分布在高一米多的荒草台地上。这次首次调查长城史迹的特殊收获,是我在威宁营堡遗址除明代青花瓷片外,还发现少量早期绳纹灰陶片。我当时意识到其重要性但不解深义。当我把捡回的青花瓷片和汉代陶片拿给李文信先生时,他说:“这个地点很重要你要多关注。”李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二年也在此地进行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已刊入长城调查报告的战国瓦当。这次首次调查辽海早期长城史迹的特殊收获使我印象深刻。

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长城史迹的考古调查还先后有:1982年春,与闫万章先生调查我工作过的开原威远堡和昌图泉头乡明边墙;1984年10月,与朝阳博物馆邓宝学馆长调查辽西大庙乡土城子遗址和大青山关隘;1985年,与孙力又调查丹东虎山长城和高句丽山城;1998年,与抚顺博物馆馆长肖景全再次调查沈阳和抚顺地区的汉代长城系列墩台等。

我对长城史迹的进一步考察,是在21世纪初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长城资源调查前后的履职期间。2001年至2004年间,曾先后与省长城学会吉昌盛等调查阜新和抚顺、新宾境内的燕秦汉早期长城遗址。收获最大的是,发现了已作为国保单位的阜新高林台遗址等,以及沈、抚地区已被后续调查认定的几十处辽东早期长城墩台遗址等。而对辽宁以外地区长城史迹的调查,得力于我退休后先后参与全国的三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资源调查的工作机遇。

从2005年初到2008年5月,我与北大学兄、南京市文物局魏正谨先生等,应聘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项目组和后期长城资源调查验收专家组工作。当时两个项目组都在中国文物研究所(现文化遗产研究院)14楼。其间2006年春夏,先后与荣大为、魏正谨、杨昭军等,调查过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和湖南湘西“南方长城”等史迹。

2008年初,全国长城资源调查进入验收阶段。我先后参加了开始于山西的长城验收培训会议和宁武关等地的实地验收工作。其后在2008年5月,又与荣大为、吴加安先生等 ,先后赴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长城资源调查验收工作。连续在项目组工作的近三年间,对包括北京、河北等北方八省区长城史迹的考察,使我大大开阔了在东北地区了解的长城遗产眼界,也为回沈阳后主持二部辽宁长城报告的编写打下了基础。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项目组供职期间考察湘西南方长城

2008年回到辽宁,正赶上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开始。我作为省文物专家组成员,几乎全程参加了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及报告整理工作。

在此期间关于长城调查的有三件事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是2008年6月,长城项目办荣大为和杨昭君来考察辽、吉两省长城情况,我与姜念思和陈山陪同到30年前调查过的新宾孤脚山汉墩台调查。当场我告知荣大为再东去即可与吉林长城史迹相接并与其到吉林境内的通化赤柏松古城考察。荣大为初见古城址很惊讶,当场打电话给吉林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先生商定早期长城调查事宜(此前项目组没把吉林列入早期长城省份)。

第二件事是两年后验收长城时,与国家项目组考察辽东地区几十处长城史迹,这是对辽东长城史迹的重要确认和复查。

第三件事是2010年7月,由国家长城项目组组织有辽宁和内蒙古多位专家参加的辽宁、内蒙古二省区早期(燕秦汉)长城对接点的实地考察认定。考察了辽宁阜新、朝阳和内蒙古奈曼、敖汉、喀喇沁等多地长城史迹,形成了《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确认早期长城资源调查两省区交接点专家考察纪要》。这是首次由北京和辽宁、内蒙古专业同行对辽西早期长城遗址的协同考古调查。

在长城资源调查后期的2008年以后,我参与的主要工作是主持辽宁两篇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从2008年到2017年的10年间,我先后被省文物局聘为辽宁省明长城报告和燕秦汉早期长城报告的总撰稿人和主编之一。在亲自拟定报告编写提纲和内容的同时,又复察了辽东和辽西十余处与长城有关的重要史迹。其中对辽西高林台、土城子、八家子,辽东威宁营、团山子、白菜地等重要遗址点的确认和燕秦汉辽东长城与汉昭帝以后“玄菟郡长城”关系及走向,包括文献中的“辽东故塞”与朝鲜“大宁江长城”具有“世纪之争”等问题,都有重要突破,保证了长城报告的质量。(王绵厚)


责任编辑:张冲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