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四川文保联盟第五届文物保护技术交流会召开
日期:2019-01-22 字号:[ ]

1月15日,四川文保联盟第五届文物保护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20余名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齐聚一堂,总结和交流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文物保护的研究成果。5位主题发言人从纸质文物保护、壁画保护、出土漆木器保护、金属文物保护、预防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专题交流。

四川博物院杨娟汇报了“拓片文物脱墨成因及加固保护研究”的成果。研究发现目前的脱墨加固技术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胶矾水中的明矾会加速纸张的酸化,而高温会导致纸张的老化。研究围绕找出一种固色效果好,且不对文物造成损伤的新型颜料加固材料与技术方法展开,通过大量的现状调查、病害成因检测分析,保护材料实验,选择在明胶中添加抑菌剂和驻留剂,不仅能抑止明胶霉变,还可提高明胶的固色性能,以达到有效加固墨迹的目的。该成果已成功应用在该院的文物修复中。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凡分享了“广汉龙居寺中殿壁画保护工程方案设计”成果。从龙居寺的相关资料查阅入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该殿壁画保存环境现状进行勘察测绘、环境监测、壁画病害调查检测评估、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分析等,提出了文物本体病害、白蚁蠹虫危害及载体结构安全等三大问题,并提出壁画保护技术路线和保护工艺流程。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杨弢汇报了在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B型漆床”保护修复与复原研究方面的心得体会。在部分文物配件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国内有关资料查阅研究、现有实物比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反复论证,科学复原了“B型漆床”。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余健分享了对三星堆出土的一件青铜尊罍的科学认知和研究复原。通过对该文物X荧光能谱定性检测分析、三维景深立体显微观察分析、硝酸银氯离子滴定检测分析、X光透视检测分析,以及扫描电镜检测分析,确认该件藏品存在的主要病害,对缺损部分进行科学研究,为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支持。

重庆声光电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殷庆作了“文物科技保护与智慧博物馆”的发言。他认为文物科技保护由预防性保护与数字化保护作为支撑,通过“互联网+”与智慧博物馆融合,从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技术、数字化展示、教育、服务,到智慧博物馆的构建模型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孜江)


责任编辑:张冲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