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歼灭守敌3000余人,鲜艳的红旗飘扬在南昌城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南昌因此被誉为“英雄城”。
陈毅元帅亲笔题写馆名
1956年12月,经文化部批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处成立。馆址设在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筹备期间,纪念馆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陈毅元帅。1958年9月1日,陈毅轻车简从,仅带着一位秘书兴致勃勃地来到纪念馆参观(1958年8月1日,南昌起义陈列开始对内展出)。当年接待陈毅的讲解员平慧珍回忆道:“当时从车上下来一位首长模样的人,戴着黑边眼镜,穿着白纺绸衬衫,黑色布鞋。”由于事先没有接到通知,讲解员并不知道来访者身份。参观完后,讲解员拿出馆里的签名本请他题词。当看到落款“陈毅”时,才知眼前这位就是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的陈毅元帅。讲解员灵机一动,大胆地说道:“首长,请您给我们写个招牌吧。”陈毅哈哈笑道:“啥子招牌哟?”随后,他爽快地挥笔写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个大字。从此,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馆名就镌刻在纪念馆大门上。
1959年10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为建国10周年献礼。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彭真、粟裕、陈赓等先后莅临参观指导。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许多国际友人,苏联、越南等国际代表团也纷纷慕名前来瞻仰这一红色圣地。
历经艰辛保护收集文物
“文革”开始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陷入停滞发展状态。1967年1月,红卫兵强行进驻,并勒令闭馆。纪念馆工作人员迫于压力,含泪将开放了十几年的纪念馆大门关闭(仅对内完成临时政治接待任务)。“文革”期间,为避免馆藏文物遭到损毁破坏,老一辈纪念馆工作人员采用巧妙斗争方法,“主动”将陈列室、文物库房的门窗都贴上封条,借“封存”和“审查”之名,将一批珍贵的文物资料偷偷保存下来。在各处起义旧址饱受雨水侵蚀年久失修的情况下,他们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屋顶进行抢救性维修,尽力为后人保护好这些革命旧址。
守得云开见月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经历暴风雨洗礼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始重新焕发光彩,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闭馆十年之久的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后,八一馆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始广泛征集南昌起义的文物和史料,多次派出工作人员赴北京、上海等地访问李维汉、聂荣臻、萧克等一批当年起义的参加者及其亲属,沿着起义军行军路线深入实地寻访当年的足迹,前往各大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据老馆长徐巍回忆: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他们经常带着几个馒头,一大早就排队等候在档案馆门口。中午也不休息,饿了就啃几口馒头,直到工作人员要闭馆下班才依依不舍离开。正是老一辈八一馆人不辞辛劳、认真执着的精神,让纪念馆陆续征集到了3000多件文物、近万份照片和档案资料,为此后的陈展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97年建军70周年前夕,江泽民同志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新馆建设续写新篇章
八一起义总指挥旧址作为历史老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可谓历经岁月沧桑。因其陈展布局和空间有限,已难以满足陈列与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也不利于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因此,筹建新陈列馆是几代八一馆人的夙愿。但新馆建设涉及拆迁、经费等问题,曾几经努力都未果。在一次单位联欢会上,几位80多岁的离退休老同志动情地对大家说:八一馆要跟上时代发展,一定要建座新馆。我们老了,这个接力棒交到你们手上了!
面对老同志的殷切嘱托,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呼吁,2005年中央办公厅批复同意八一起义纪念馆进行改扩建。新馆筹资建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得到了中央至地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支持。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深情地说道:“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馆,建好这个馆不仅仅是南昌人民的事情,军队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把它当作军队自己的事情来办。”最后,在全国各界人民的关心下,新馆筹资总额达7368.37万元。
2007年7月28日,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军80周年的日子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改扩建后的八一馆以庄严大气的外观、精致的展陈、高品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与认可。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参观纪念馆后,用“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八个字给予了高度评价。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7年。为纪念建军90周年,八一起义纪念馆启动了“一馆五址”陈展提升项目。2017年“八一”前夕,八一起义纪念馆以“一馆五址”崭新格局正式对外开放。展览以“南昌起义 伟大开端”为主题,重点宣传南昌起义的历史功绩和人民军队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展览因史实准确、制作精美、手段先进,具有很强的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引爆了新一轮的参观热潮。一年来参观人数达250多万人次,这一数据相当于改革开放前数十年参观人数的总和。2018年5月18日,八一起义纪念馆继2009年后再次摘得“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对南昌起义作出了新的历史评价。时间的车轮记录着这一页的精彩,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回首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变迁,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八一起义纪念馆将贯彻“讲好八一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南昌城头升起的“八一”军旗永远高高飘扬!(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