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物要闻
视力保护色:
红船劈波行 精神聚人心
日期:2018-07-02 字号:[ ]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根据浙江省委和嘉兴地委的指示,嘉兴县委于1959年初决定成立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委员会,开始进行筹建纪念馆的各项工作。1959年7月1日,由嘉兴造船厂仿制的中共一大纪念船及拖艄船按质按期完工,同年10月1日下水,停泊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烟雨楼东南岸水面,向人们展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同时,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馆址设在湖心岛,借用湖心岛古建筑作为举办党史展览的场所,作为中共一大南湖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经济开始奇迹般腾飞。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之一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5年,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当时,南湖烟雨楼作为历史老建筑,加之空间有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陈列与参观需求。1990年4月,嘉兴市5名政协委员发起捐款建设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舍的倡议。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倡议很快得到嘉兴市民的积极响应,后来中共嘉兴市委开展的“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将这一自发捐款行为推向了高潮。300多万南湖儿女怀着对党的热爱之情,捐款320多万元建造的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舍于1991年“七一”前夕在南湖东岸落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中国共产党党徽造型,馆内设置的基本陈列“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较为完整的史实。

这场由几位嘉兴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引发的捐款活动,也同样牵动了一位远在千里之外老人的心,她就是党的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一大唯一的会务人员王会悟。当她从家乡来信中得知正在开展的“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时,立即从退休工资中拿出一百元寄到南湖革命纪念馆以表心意。直到今天,在已成为南湖革命纪念馆“老馆”的捐款墙上,依然清晰地镌刻着金光闪闪的“王会悟”三个字。任凭岁月流逝,老人对党的赤诚及故乡的情谊如同这金色的名字永远不会褪色。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习近平指出:“‘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南湖红色资源,2005年10月,经中办和中宣部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同意建造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2006年6月28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奠基,2007年3月5日开工建设,2011年“七一”前夕正式对外开放。

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位于南湖之畔,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整体造型呈“工”字形,四周有56根檐柱,整座建筑庄重大气。新馆正南面为“七一”广场,其中大型照壁、升旗台、圣火台与音乐喷泉形成一条直线,使“七一”广场与新馆建筑浑然一体。照壁上“开天辟地大事变”七个毛体大字揭示出纪念馆的建馆主题。新馆北面为宣誓墙,总长49米,由党旗、誓词和红船浮雕组成,神圣而庄严。

气势恢宏、庄严大气的新馆的建成,得益于南湖儿女的又一次鼎力相助。2006年6月26日,“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启动仪式上,捐款队伍一直延伸到会议室外,甚至不得不在外面大厅里绕起圈,捐款热情丝毫不亚于当年。“七一”期间,捐款再次掀起新的高潮。捐款人员中有很多在16年前就参与过捐款活动,如老党员李世芬在16年前捐了100元,这次她又捐款2000元,而且她的儿子儿媳也全都捐了款。很多特殊群体也对建造新馆全力支持,如嘉兴某医院的许多患者从自己结余不多的5元、10元零钱中凑了1200元表达他们的心意。南湖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而许多人的故事也在感动着南湖。杭州市民王森源、邬英夫妇从新闻媒体得知消息后,特意汇来200元,汇款单上还写有:“造新馆添一砖一瓦,我俩心意。”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为党的生日奉献了一份爱心,传递了一片真情,最终捐款总额超过1000余万元。

2017年10月3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从上海乘坐火车赴嘉兴,瞻仰南湖红船。97年前,中共一大代表们正是在这里讨论通过了中共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份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从1959年借助南湖湖心岛古建筑设立简陋馆舍进行陈列,到1990年、2006年党员、群众两次捐款热潮下建立嘉兴红色地标性建筑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继续前行。作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标志性符号的红船,引领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是一种力量,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仆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更在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王菊梅  董世明)

 

责任编辑:王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