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专访
吕建中代表:持续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建言
日期:2018-03-10 浏览次数: 字号:[ ]

“虽然我已经担任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连续15年参加全国两会,但这次是以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会,我感觉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建中说。

“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提出与博物馆相关的提案11个。”吕建中介绍道,包括《关于扶持和鼓励民营博物馆业发展的提案》《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兴建博物馆的提案》《充实、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加快落实<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具有同等地位》《尽快制定民办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实施细则》《关于尽快制定<民办博物馆促进法>》《关于为民办博物馆正名的提案》《关于全面提升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质量的提案》等提案,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

近年来,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尤其是民间参与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的热情日渐高涨,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2017年7月,为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文物局依据《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适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吕建中说,《意见》是我国文博事业发展新形势下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参与非国有博物馆建设,让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虽然《博物馆条例》明确了“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但在实际发展中,非国有博物馆还存在资产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藏品的真伪及来源合法与否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意见》对这些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吕建中认为,《意见》从“加快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提高博物馆办馆质量、完善扶持政策、树立正确办馆理念”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873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297家,占比达26.6%,相当于每4家博物馆中就有1家非国有博物馆,这还不包括近2000座未备案的各类私人收藏馆等。

在吕建中看来,目前,我国非国有博物馆无论在场馆规模、藏品数量、制度管理、对外展示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很多非国有博物馆在收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极大地弥补了国有博物馆在藏品展示上的不足。特别是大唐西市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也反映出国家对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重视。如今,非国有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非国有博物馆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喜也有忧。

吕建中说,“我们的非国有博物馆同国外非国有博物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人才、学术资金(运营发展资金、文物征集资金)等方面差距更为明显。除此之外,制度管理不规范、基础工作较差、人才培养机制、重建馆轻运营、财产权不明晰等方面都制约着非国有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吕建中建议,积极推动非国有博物馆之间,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国际博物馆之间,非国有博物馆与政府及关心与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力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整合,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办馆水平;建立非国有博物馆数据档案库;成立全国性非国有博物馆专家委员会,为各地非国有博物馆筹建、规划、藏品鉴定评估、陈列、运营等提供行业指导服务;推进非国有博物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交流,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设立非国有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注重宣传推广,不断提升非国有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徐秀丽)

责任编辑:张冲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