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小岗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春天的故事”,深圳,蛇口,迈进改革开放的春天,展开历史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好莱坞电影《Her》,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洛杉矶,但取景是上海浦东陆家嘴。导演说,陆家嘴足够摩登和有未来感。上海代表世界城市的未来。陆家嘴,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高度、速度。
回望历史进程中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春天的故事总是令人振奋。
小岗村——农村改革发源地

凤阳县小岗村牌坊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大包干“红手印”契约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这样一份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大包干。
大包干破除了“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岗村因之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重温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习近平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30多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祝你们生活越来越好。
小岗村人民牢记嘱托、主动作为,实施了“三年大提升行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
40年前小岗村的“大包干”,凝聚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40年,小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锻造了与时俱进的小岗精神,实现了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到“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升华。

大包干纪念馆
为了纪念和弘扬大包干精神,2005年大包干纪念馆在小岗村建成,并于2006年6月19日开馆。馆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题写。2014年1月31日,马年大年初一,改扩建后的大包干纪念馆新馆正式开馆。新展馆总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是原展馆的两倍多,分为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部分。整个纪念馆在保留老馆珍贵史料的基础上,以翔实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丰富多彩的展示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设计了多处复原场景,通过逼真的艺术模型及造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在纪念馆墙壁的两侧,挂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小岗村视察的图片,还有国内外的友人以及各界人士来小岗村参观的照片。而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的18名普通农民的巨幅照片则悬挂在展览馆的中间。
如今的小岗村已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旅游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红色门楼、平坦大道、徽派楼房、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沈浩先进事迹纪念馆、金昌食府、农家饭馆、家庭农场……随处可见的小岗元素,彰显着这个村庄在中国历史上非同寻常的身份和地位。
蛇口工业区——改革开放“试验田”
经济特区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政策试验田”。说到经济特区,就要从蛇口谈起。蛇口工业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雏形,为整个中国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供复制的改革样本。
蛇口,位于珠江出海口东侧的南头半岛,与香港元朗、流浮山隔海相望。直到20世纪70年代,蛇口还是一个荒僻的南海渔村。

1979年蛇口一隅
1979年1月,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创立。
1979年7月,蛇口响起填海建港开山炮,也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蛇口率先在全国开始进行住房制度的改革,实行职工住房商品化,迈出了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聘用制,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
不再是“大锅饭”,推行劳动合同制,成为中国用工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
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创办第一个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仅从1979年到1984年,蛇口就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蛇口经验称为“蛇口模式”。
1982年年初即伫立的棕红色标语牌如今依稀可见,上书金色大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是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
这里有中国内地最早的中外合资码头——蛇口集装箱码头;1983年落户蛇口的海上世界明华轮;地标性建筑、深圳第一家涉外豪华酒店——南海酒店。

1983年11月,停泊在蛇口海滨的明华轮局部开业
明华轮是蛇口变迁的见证者。这艘万吨海轮曾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专用游轮。中方购入,易名“明华”。它首开我国国际海上旅游业务,“退役”来到蛇口,被打造成集酒店、娱乐为一体的中国第一座综合性的海上旅游中心。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登上明华轮,挥毫写下“海上世界”四个字。此后,1984年国庆,载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海上世界”模型彩车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检阅。“海上世界”闻名全国,成了深圳这座改革开放桥头堡的象征。
上世纪80年代初,蛇口建成了6栋4层工业厂房,是改革开放最早的“三来一补”厂房之一。20多年内,这6栋厂房先后进驻过近百家不同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三洋来得最早、影响最大,这6栋厂房就被蛇口人统一称作“三洋厂房”。
2000年以后,三洋厂房逐渐闲置。通过改造,这些旧工业建筑成为全新的园区“南海意库”。园区以创意产业发展为方向,打造以“艺术+设计”为结构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这也是现如今蛇口再出发的表现。

碧海蓝天的蛇口码头邮轮母港
2017年12月26日,全国首个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博物馆——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正式开馆。通过展品展示、历史再现、互动体验等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了解蛇口工业区、了解改革开放发端历史的场所,同时传递出新蛇口的创新创业,持续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
博物馆整体以工业风为设计特色,馆内设有“春天的故事”和“袁庚”两个主题。展品既包括邓小平南巡时曾经坐过的椅子,蛇口工业区从创办到建设期间所涉及的许多文件、书信、照片资料、实物(如早年购买商品房的手续表格、选民表),也包括勾起参与蛇口建设的普通务工者集体记忆的早期证件(如员工证、工牌)、由蛇口老工厂生产的一批家电(电视机、收音机等),以及纪念章、证书、产品、奖杯、奖牌等开拓年代的实物。

如今的大南山脚下,招商蛇口大楼与香港隔海相望
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所承载的,是深圳人共同的回忆,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陆家嘴——展现改革新高度
40年并不遥远。很多老上海一定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上海人刻骨铭心的窘迫:蜗居里饭桌到晚上打开就是一张床;公交车上1平方米站11个人创造了尴尬的“奇迹”;一手高举钞票和粮票,一手在人堆里“抢到”一只蛋糕,一家人欢呼雀跃……彼时,陆家嘴一带仍是江边一片密集的棚户区。
今天的“中国之巅”在浦东陆家嘴——632米高的上海中心,云霞星辉仿佛触手可及。回首30年前陆家嘴“第一高度”,却是仅25米高的东昌消防队瞭望塔,门牌“浦东南路807号”,从这儿往东望,农田阡陌纵横;向西远眺,有国棉十厂、立新船厂等数十家老厂房,大片危棚简屋,与外滩形成鲜明对比。

1980年的烂泥渡路,即今天的陆家嘴环路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开放的目标定位,就是从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肩负起党中央赋予的推动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重要使命。
“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邓小平同志的话仿佛犹在耳边,这片热土上已是沧海桑田。浦东因改革而兴,更为改革而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0年,陆家嘴、外高桥、金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首先设立;1992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1995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在浦东成立;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原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承载国家战略的空间更为广阔;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浦东起航……
浦东开发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的过程中,上海也终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卫,一跃成为前锋,成为先行者和排头兵。斗转星移,曾经空旷的浦东海岸逐渐成了太平洋西岸最繁华的地方。28年来,陆家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成为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孔雀厅敲响了第一声开市的铜锣,标志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它见证和参与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不平凡历程。

上海证券交易所
日前,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加挂“中国证券博物馆”牌子,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反映我国证券发展历史和建设成就的文物,举办相关陈列展览、交流和教育活动。中国证券博物馆是面向全国的证券期货文物藏品收藏展示中心、金融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和金融证券知识教育中心。据了解,中国证券博物馆目前正在向社会征集金融证券类藏品,以期充分展现我国证券业改革发展历程,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资本市场建设发展成就,记录、传承和普及金融证券知识文化。

陆家嘴全景(陈胤 摄)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浦东28年的发展成就,犹如陆家嘴高高耸立的上海中心,格外醒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文字整理:郭晓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