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关注
视力保护色:
中国网: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今天奠基 “最早的中国”将在此呈现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7-06-11 字号:[ ]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仪式在河南洛阳举办 摄影:舒珺


       今天上午,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仪式在河南洛阳偃师古城快速路北的二里头遗址保护范围内举行。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目被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国家的重大文化工程。该项目包括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和配套设施三部分,旨在持续推动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整理、研究和展示工作,促进开展文明与国家起源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柏华出席了奠基仪式,并发表讲话。他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将建设成为内容丰富的国内一流博物馆,为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文化强省建设,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出席了奠基仪式并发表致辞。他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正是我们做好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大好时机。下一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将全力以赴做好与遗址博物馆建设、运营有关的陈列展览、藏品征集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做好早期中国研究中心这一多赢的合作项目,让未来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成为探索早期中国形成发展的核心平台。

揭幕仪式 摄影:舒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出席了奠基仪式并发表讲话。他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就是要让古代遗址和出土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惠及民生,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二里头博物馆,将有利于向公众充分揭示遗址内涵,展示深藏库房的文物,阐释早期中国形成历程,让公众更好地认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奠基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共同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石揭幕。随着红幕落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不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座内容丰富的国内一流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 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取得了重要成果。考古学家在这里探明了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和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宫城,以及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等,还首次在宫殿区发现了成组贵族墓及随葬的绿松石龙形器。此外,还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石、骨、蚌、铜、玉、漆器和铸铜陶范等精美文物。特别是祭祀与宫廷礼仪用青铜酒器、乐器、武器、玉器的出土,更是昭示早期王朝礼制传统的重要标志物,构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青铜礼乐文明。

二里头文化,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1800—1500年。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公元前1800年前后,地处中原腹地伊洛盆地的二里头文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区域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为依托最终崛起。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制约,几乎遍及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因素向四周辐射的范围更远大于此。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柏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出席了奠基仪式。(记者 舒珺)

责任编辑:高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