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文物报:做好文物工作重在实践
来源:中国文物报时间:2016-04-27

4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不仅为我们做好文物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和强大动力,而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批示,让我们从事文物工作的同志感到做文物工作的底气更足了,方向更明了,干劲更大了。同时,让我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更加憧憬。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机构,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重要批示时,更应注重实践和落地。

一是坚持文物修复与预防性保护并举。文物正面临着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带来的严重破坏,要让文物延年益寿,发挥文物咨政育人、启迪灵魂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修复与预防性保护双管齐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日常修复文物的同时,大力推动预防性保护工作,目前已完成珍贵馆藏文物一期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立项和招投标工作,正在推进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和二期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是坚持研究与展览并重。研究是文物陈列展览的基础,展览是研究成果的体现。博物馆围绕正在进行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承“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课题研究,挖掘馆藏文物资源内涵,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推出主题突出、内容充实、特色鲜明的精品展览,如2015 年,在抗战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巴蜀的怒吼——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文物资料展”。

三是坚持馆内展览与馆外展览并举。馆内展览主要是利用专家讲解、讲解员解说、博物馆之友和志愿者推介、语音导览、微信导览、社会教育和媒体助推等方式把“壮丽三峡”“远古巴渝”“城市之路”等基本陈列和合作举办的临时展览向社会推广,把更多的观众吸引到博物馆来感受文物的独特魅力。同时,为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共享,坚持把展览送出去,把能够代表重庆特色的优秀展览送到兄弟博物馆,送到库区,送到农村,送到社区,送到学校,送到军营,增加展览的辐射力。

四是坚持国际国内并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把优秀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是博物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将在近两年陆续把“自然的吟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花鸟画精品展”“汉风遗韵: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汉代画像艺术展”输出到日本、英国、法国、韩国等地进行展览,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

五是坚持抓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观众并推。博物馆将采取馆际合作、社会资金注入和培育市场主体等方式,结合馆藏文物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绿色环保、便利实用、观众喜爱的文创产品投入市场,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从而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增加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和创收力。(程武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