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提出的期望。为了更好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今年的两会上,文博界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扩大博物馆免费开放体系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自2010年之后,国家未再对新增的博物馆、纪念馆给予免费开放补助,这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建议,进一步扩大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范围,将新增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纳入国家免费开放体系。
李修松以安徽为例,2010年至2014年,安徽省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新增了33家博物馆、纪念馆,并自行实施了免费开放。但这些新增馆未能享受到国家免费开放经费补助,致使其经费紧张,服务能力和开放水平滞后,明显落后于已享受国家免费开放经费补助的博物馆、纪念馆,影响了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公众的社会文化需求。
李修松认为,所有对公众开放的国有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享受国家文化惠民政策中不能区别对待,应当一视同仁。他还建议,强化专项经费保障和管理,督促落实各级财政配套专项经费,逐步改革经费使用办法,试行并推广项目制,促使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大对专项经费的监管力度,规范专项经费的使用,提高免费开放经费的使用效益。
针对《博物馆条例》未能切实落地,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还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对待”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呼吁实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措施,在民办博物馆中尽快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突出的民办博物馆,逐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名单,真正体现财政政策公平对待、扶持引导的作用。他还认为,国家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有针对性地把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其中,而不是把所有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布局在国有博物馆和国有文化单位内。
弥补文博专业人才缺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介绍,目前铜器、瓷器、书画等需要修复的文物达200多万件,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才有400人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缺口。但目前这个行业待遇不高,没有相应的职称评定体系。苏士澍表示,必须大力培养文物修复人员。人社部门对全国文物修复人员要给予职称,让他们能够安心坐下来,修复宝贵的文化遗产。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董保华也将目光投向基层文博机构编制不足和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我始终关注一个长期存在并且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第一是基层尤其县一级文博单位,无论是文物行政管理机构,还是行政人员编制都十分不足。”董保华表示。问卷抽样统计显示,县(区)级文博机构中单独设立文物局、履行文物行政管理职能的占比重约10%;文物机构与文化、广电、体育、新闻、旅游等部门合署办公(加挂文物局牌子)占比重约13%;在文化、广电体育、新闻、旅游等机构内部设立文物机构占比重约29%;没有专门的文物机构,文物工作由相关事业单位代行占比重约48%,致使日常监管工作难以开展,重点工作难以落实。
“另一方面是基层文博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同时也存在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他说,根据2014年国家文物局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文物机构8421个,博物馆机构3658个,文物从业人员14.8095万人。虽然这些数字在逐年增加,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文物事业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需求。
对此,董保华建议人力资源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增加基层文博单位专业人员岗位数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文博单位人才结构中的比例;要比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相关政策,优化科研教育机构的人员结构,将高、中、初级职称比例由1∶3∶6调整为4∶5∶1;要改革文博系列职称评审要求,为基层文博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建立良好的晋升通道,促进基层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加强监管古玩旧货市场和文物鉴定经营活动
对于古玩旧货市场和文物鉴定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认为,由于法律规定和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形成了文物部门不能包打天下的局面,所以这几年有动作但成效不明显,社会反响、社会病垢依然强烈。他建议工商部门会同公安、商务、文物等部门加强古玩旧货市场(包括互联网、手机微信上的文物交易)联合监管,及时通报市场监管重大问题和重要信息,开展经常性的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净化文物市场经营环境,保障国家文物安全,切实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
同时,他还建议工商部门会同文物部门加强对社会文物鉴定的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确定文物(古玩、文玩、古物)鉴定机构的准入条件,规范文物鉴定活动,支持依法合规鉴定企业的发展。依法取缔无照经营鉴定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鉴定的联合查处力度,建立文物鉴定机构征信体系、鉴定“黑名单”制等惩戒措施,推动民间文物鉴定监管制度化、规范化。
励小捷表示,文物鉴定是属于文化消费的领域,是一个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承担相应责任的市场行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应支持更多有条件的文博单位向社会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文物鉴定服务,满足公众基本的收藏鉴赏需求。(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