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抗战遗址
十里长山埋忠骨——纪念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

  湖北宜城,地处鄂西北,是汉江中游的县级市。这座原本安静的小城,因与一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名将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世人所关注。这就是一代爱国名将张自忠。


 
一代抗日名将,血洒长山壮烈殉国


  张自忠将军(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临清人。抗战时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战役,赫赫有名,威震中外。
  1940年5月至6月上旬,侵华日军集结20万人,发动枣宜会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59军军长的张自忠亲率部队东渡汉江抗击日寇,予敌重创。在汉江东岸宜城的南瓜店,由于无线电报被日军破译,他所率的总部直属队和第七十四师遭到日军包围。张自忠率部与敌激战,身负重伤,5月16日在宜城市板桥店镇南瓜店十里长山壮烈殉国。
  以上将军衔集团军总司令之尊的张自忠,是二战时期反法西斯阵营50多个国家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张将军以惨烈的血和崇高的人格,昭示了庄严的国魂。
  2009年,张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1日,宜城张自忠纪念馆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张自忠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缅怀英烈功绩,万名群众公祭将军


  2015年,张自忠将军殉国75周年前夕,宜城市投资5000万元的张自忠将军抗日纪念园,在板桥店镇罗屋村建成。纪念园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35亩,规划有景区旅游公路、牌坊、景观平台(雕塑)、生态停车场、同难官兵公墓游园、殉国处纪念碑、殉国广场、阶梯式步行道等。
  纪念园坐落在绵延十里的长山,山下矗立着新建的牌坊,上书“英烈千秋”四个大字,牌坊左右的石柱上是董必武当年题写的“裹尸马革南瓜店  将军忠勇震瀛寰”。
  穿过牌坊,沿1234级、总长811米的台阶缓慢来到山顶,便是“张将军自忠殉国处”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碑由95块青石板垒砌而成,95倒过来寓意59军,意味将军倒下了。每块青石板重达千斤,是1941年张将军牺牲一周年时,当地百姓肩挑背扛运到山顶,历时两个多月修建。
  纪念碑对面不远处,便是与张自忠同时殉国的500名官兵的合墓,松柏围绕,静穆庄重。“张上将同难官兵公墓”正对着张自忠纪念碑的方向,在公墓墓碑正中,铭刻着张敬、洪进田、马孝堂、贾玉彬、白振瀛、赵世森、崔荣祥、李世昌等500名官兵的名字。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其英名和抵御外侮、浴血抗战的英雄壮举,世世代代中国人都永远铭记。
  今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殉国75周年纪念日。“长山巍巍埋忠骨,白云依依映后人。”张将军亲属、张将军同难官兵和部属后人、研究张将军的各地专家学者和宜城市、襄州区的万余位群众来到宜城市板桥店镇罗屋村张自忠将军殉国处,公祭张将军,缅怀将军功绩,弘扬英烈精神。
  十里长山,草木葱茏,苍柏挺立。上午8时,万余群众向山顶张自忠殉国处进发。9时,凭吊仪式正式开始,各界群众在国歌声中,深切缅怀张将军。当响彻山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完,张自忠将军亲属及社会各界代表向张自忠将军纪念碑敬献花篮并行三鞠躬礼,依次瞻仰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碑。随后,张自忠将军亲属和随行人员来到张自忠将军同难官兵墓前献花,鞠躬致敬。
  群众代表纷纷表示,张将军以死报国的事迹让他们深受感动,希望后人能记住革命先烈的功绩,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今年,宜城启动“缅怀英烈、圆梦中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爱绿植树、志愿者服务、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打造文艺精品等。张自忠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感人先进事迹流传四方,他的丰功伟绩永远载于史册,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幸存抗战老兵,讲述将军治军往事


  在宜城市小河镇荣河村,住着两位将近90岁的抗战老兵孟家贞、丁邦安。其中,孟家贞老人深情讲述了抗战往事——
  我是1942年14岁时,被国军抓去当壮丁,原在59军38师12团2营5连,开始当勤务兵,后到作战一线。张自忠的部队作战勇敢,日军都怕他。1945年,在南漳与日军激战,拼刺刀,国军一个连最后只剩下13人。如果当时国军都像张自忠的部队一样,早就把日本鬼子赶走了。张自忠的部队纪律十分严,战士没有衣服穿,必须拿钱去买百姓的布做军装,没有吃的也必须花钱买,即使饿肚子也不准抢老百姓的东西。有一次,部队在南漳县街上,一个士兵饿极了,拿起摊边的一个玉米棒就吃,结果被长官一顿痛打。鬼子投降时,我部负责接收投降日军的武器弹药,那个时候,放下武器的鬼子兵像泄了气的皮球,狼狈得不得了,与当年的凶残相比,那简直是两个样。一队队的鬼子兵被我们押送着,当时觉得,抗战胜利真的不容易,胜利者真的自豪无比。
  英烈千秋,浩气长存!张自忠将军不朽!(杨逸尘   吴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