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台儿庄大战胜利77周年祭奠英烈仪式在山东台儿庄举行,苍凉悲壮的声音在古运河畔回荡。战争亲历者101岁的台儿庄大战老兵代表邵经斗,102岁的台儿庄大战战地记者蒋思豫以及参战将士亲属代表、日本友好人士、史学研究专家、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前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无名烈士墓,为长眠在此的英烈献花,缅怀民族英雄。
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击溃侵华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中国军队在这里毙伤日军近两万人,粉碎了日本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而近半个月的激战中,3万中国将士为国捐躯。
邵经斗参加台儿庄大战时才二十多岁,77年后,他面对曾经战斗的地方,泪流满面 :“我不敢看,再来到这里太难过。”驻足在当年鏖战时留下密密麻麻弹孔的砖墙前,邵经斗神情庄重,回想起77年前的硝烟战火,他说:“这些都是当年日本军队的枪打出来的。”“我们一个连158人,台儿庄大战打完,只活下来了18个”。在无名烈士墓前,年过百岁的老兵邵经斗神情坚毅,挺直身体,举起右手,向无名烈士墓行着标准的军礼。
102岁的蒋思豫是抗战时期《中国青年》的编辑,《中央时报》《益世报》记者、特约撰稿人。作为台儿庄大战亲历者,蒋思豫告诉记者, 台儿庄战役开始一周后,他便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新华日报》记者陆怡前往台儿庄前线采访。 当时台儿庄战场上是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记者们跟着部队冲锋陷阵,很多记者也在这场战斗中伤亡,他的两个同事第一天就倒下了。在大战遗址公园、古城西门大战遗骸发掘遗址,老人驻足致敬,表达哀思。
祭奠仪式结束后,抗战将士后人、友人、收藏家向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捐赠了有关文物、史料。日本友好人士、圆光寺住持大东仁捐赠小说《台儿庄》《内阁情报局》《周报》等9件史料。他告诉记者,77年前,日军在台儿庄失败,这个消息在日本国内很少被提及和见诸报端。他从2013年开始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还原历史,让更多人知道历史的真相 。(张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