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当天,“记忆·传承·中国梦——‘十二五’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开幕式。
童明康在致辞中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累计投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237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国文物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保护践行国家战略、传承中华文脉、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助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大运河、丝绸之路成功申遗,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总数已达47项,稳居世界第二位;海丝申遗和水下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初步构建起“立足沿海、兼顾内水、依托中央、调动地方”的水下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布局,极大地丰富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传统村落、抗战文物成为社会热点……我国逐步由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强国转变。
为全面展示、宣传“十二五”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成果,促进全社会对文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国家文物局在2015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组织此次展览,并作为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展览包括“文物保护践行国家战略”、“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文脉”、“文物保护促进社会发展”三大部分,以大量丰富、翔实的图片资料和生动的实物、多媒体等手段,系统梳理我国“十二五”期间文物保护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增加公众了解文物和文物保护工作,促进公众提高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对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意识,让文物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真正做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13日,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正式竣工。历经八年“闭关修复”后,千手观音金光重现,一改旧日黯淡斑驳,迎接八方来客。(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