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福建日报》刊登习近平同志《福州古厝》序、《“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和评论员文章《热爱文化的境界与情怀》以来,福建省各级文物部门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学习讨论,国家文物局发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的通知后,各地再一次进行了认真学习。
习近平同志曾经主持福州市工作达六年,福州市文物战线的同志无时不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对福州文物的深厚感情和保护好文物的殷切希望,也时刻感受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要责任。福州至今保存完好的许多文物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关心、过问下才得以保存下来,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当年的保护过程,也是生动鲜活的教材。《福州古厝》序中“我曾有幸主持过福州这座美丽古城的工作,曾为保护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护了一批名人故居、传统街区,加强了文物管理机构,增加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习近平同志的这一段文字,让福州文物战线的干部同志无比自豪、骄傲,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文物保护的伟大事业中。
《福州古厝》序中:“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厦门的文物干部认为,把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放到与发展经济责任同样重要的位置,表达出习近平同志健全的执政理念、高远的执政境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在2014年7月7日举行的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地同宗同文,厦门市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涉台文物保护,公布了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十几年来,厦门市文物部门全力以赴,抢救保护下一大批涉台文物古迹。今年,厦门市争取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利用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等一批涉台文物、抗战文物,将两岸共同抗日的历史陈列出来,让更多的人从文物中认识历史、铭记历史。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又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龙岩闽南文化积淀。通过学习,龙岩的文物干部意识到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向社会大众大力宣传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同时,还要结合奇和洞遗址考古发现、汀江流域考古调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考古调查的宣传,让公众产生对龙岩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让全社会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同时要积极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升博物馆展示水平,让文物讲述历史,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向街头、走进乡镇、走到老百姓身边。进一步做好闽西革命旧址、古田会议旧址群以及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保护利用。(林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