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座谈会
云南省及保山市抗战文物概况及工作情况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060公里。“云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极其突出,既是大后方又是最前线,是中国抗日战场的主战场,更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结合部。”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吴宝璋如此定位云南抗战。

云南在抗战中有4条著名的国际生命线:第一条是在抗战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滇越铁路,这一通道后来随着越南沦陷而被切断;第二条就是滇缅公路,这条路的修筑,没有任何的重型机械,单靠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双手,只用了9个月就奇迹般地修筑完成。通车后,滇缅公路立即成了支持正面战场、供应抗战给养的生命线,期间共运送了四五十万吨军事物资;第三条是1942年5月,滇缅公路随着缅甸被侵占而中断,为了保障抗日物资的供应,中美两国联手开辟了驼峰航线。这条堪称是世界航空史上最为艰险的航线,发挥了不亚于滇缅公路的巨大作用;第四条是中印公路(也称史迪威公路),这条通道也为滇西以及缅北反击发挥了巨大作用。正是这4条国际援华物资生命线奠定了云南抗战大通道的历史地位。也正是围绕滇缅公路而爆发的滇西抗战使得云南从大后方转变为主战场、最前线。因此,云南留下了诸多的抗战文物遗迹。

一、云南抗战文物概况

(一)全省统计性介绍

昆明市(28项):滇西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遗址、纪念在华殉难盟军将士纪念碑(纪念在华殉职盟军将士碑)、驼峰飞行纪念碑、东川驼峰航线运输机坠落地点、中国远征军司令部旧址、新春邑机场遗址、飞虎队呈贡机场空军情报站、西南联大教学楼和援华美军招待所旧址含将军楼、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宿舍旧址、援华美国空军医院旧址、北门书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四烈士墓、潘朔端旧居、李根源旧居、李公朴殉难处、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滇越铁路西庄站旧址、昆明广播电台旧址、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旧址、红庙收信台旧址、中央机器厂门楼、五十一兵工厂旧址、云南水泥厂立窑、昆湖电厂旧址。

楚雄州(5项):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旧址、滇西大马路禄丰段、江底河木架桥遗址、猛虎飞机场旧址、元谋飞机场。

大理州(10项):圣麓公园、杜文秀帅府、大井盘周家大院、马崇六故居、云南驿机场、董家庄园、功果桥老桥头遗址、滇缅铁路公郎段路基遗址、滇缅公路南涧段团山平地遗址、滇缅公路秀岭段。

保山市(81项):马湾村抗战遗址、干塘村堵头梁子抗日战壕、易罗池龙泉寺、马王屯立煌营、蒲缥温泉、禾木树侵华日军战壕遗址、水长铁链桥、光尊寺、梁金山故居、厚庄碧龙庵、金鸡文昌宫、瓦房抗战前线指挥部、张贡小辣子树远征军碉堡、机枪洞老船口碉堡、蚂蝗塘碉堡、三达地黑龙井碉堡、籁子塘远征军碉堡、白岩渡远征军碉堡、张贡大坡远征军碉堡、勐古渡碉堡、栗柴坝碉堡、石头渡碉堡、孙足河碉堡、黑龙井碉堡、马鞍山碉堡、杨家山碉堡群、滇缅公路施甸段、中国远征军第三十六师军民合作办事处旧址、鱼塘山碉堡、中国远征军野战医院旧址、岩子头碉堡、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前线指挥所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兵站分监部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部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参谋处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军民合作办事处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六军军部旧址、盟军联络组旧址、中国远征军野战医院军医室、中国远征军二六一团阵亡病故将士公墓、施甸抗日标语群、鸡肠水碉堡群、中国远征军第八十七师师部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八十七师二六O团团部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八十七师二六一团团部旧址、中国远征军第六军军部旧址、大山头炮兵阵地、孩婆山战场遗迹、老渡口作战遗址、三个山碉堡、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望江台碉堡、大蜂子窝碉堡、小金岗元碉堡、小乌木碉堡、二台坡碉堡、大红梁子碉堡、老兵洞碉堡、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国殇墓园、石墙抗日战士冢、北斋公房腾云寺遗址、腾冲抗日县政府驻地旧址、李根源旧居、来凤山抗日作战遗址、梁正中墓、南斋公房垭口远征军碉堡、龙山杨家祠堂、龙潞游击队司令部旧址、远征军战地医院旧址、松山战役旧址、松山侵华日军平山阵地旧址、松山侵华日军上松林阵地旧址、松山侵华日军涡卷阵地旧址、松山侵华日军小股阵地旧址、朱家锡故居、惠通桥、鲁道源故居、鸡飞盟军飞机失事地、翠华盟军飞机失事地、沿江盟军飞机失事地。

德宏州(18项):芒市侵华日军碉堡、三台山战斗遗址、桐果园和红崖山战斗遗址、蝙蝠山侵华日军战壕、项丘营盘山侵华日军战壕、滇缅公路南天门段、滇缅公路三台山段、畹町桥、雷允飞机制造厂遗址、户瓦抗日战争遗址、黑山门战斗遗址、回龙山战斗遗址、南洋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滇西抗战芒允保卫战遗址、小水沟抗战遗址、偏石房惨案遗址、九保李根源故居、松山侵华日军战壕遗址。

其他还有滇越铁路沿线以及怒江州、临沧市保存有部分抗战文物遗迹。计约150余项。

(二)保山市抗战文物简况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华,云南、保山始属大后方,随着开创世界公路史奇迹的滇缅公路的筑成通车,保山成为了中国抗战的唯一输血线上的重要枢纽。正是鉴于此,日寇制定了“断”作战计划,在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后迅即进占东南亚、南亚,继而侵占滇西。妄图切断中国抗战输血动脉,尽快结束中国战区战事。由是,有了著名的滇西抗战,也因此留下了中国各族军民抗日的壮烈篇章和驱逐外侮的丰功伟绩。同时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保山作为大后方和主战场,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抗战文化资源,对研究保山地区抗战文化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现就重要遗迹简述报告于后。

1、滇缅公路(市保)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昆明到缅甸腊戌的公路。建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滇缅公路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中国,在世界,没有哪条公路像滇缅公路这样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条公路能像滇缅公路这样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滇缅公路施甸段

滇缅公路始自昆明市,途径安宁市、禄丰县、楚雄市、南华县、祥云县、大理市(下关)、漾濞彝族自治县、永平县、保山市、施甸县、龙陵县、芒市、瑞丽市(畹町),出境止于缅甸腊戌。全长1142.8公里。这是由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是他们用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了埋葬日本占领中国的梦想的交通大道。

据不完全统计,投身滇缅公路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有: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兼副总队长、代行总队长李温平(唐山交大1935届),滇缅公路局副局长陆振轩、工务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龚继成(唐山交大1923届),工程处处长黎杰材(唐山交大1928届),桥梁设计处处长钱昌淦,桥工处设计股股长嵇储彬(唐山交大1937届),下关总局技正兼工务科长周赞邦(唐山交大1911届),工程师王序森(上海交大1935届)、刘曾达(上海交大1936届)、李宗达、殷之澜(唐山交大1933届)、徐为然(复旦大学1925届)、王度(清华大学1920届)、下关滇缅公路局公务科科员周绍良,此外对滇缅公路有巨大贡献的还有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赵祖康(唐山交大1922届)、徐以枋(复旦大学1928届)、夏舜参(哈工大1930届)、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工程司梅旸春(清华大学1932届)等。

1937年底,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到公路上。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只筑路大军,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民族,他们穿着用蓝色土布制作的衣服,其中只有很少的男人是壮劳力,其它都是妇女和老头以及很多很多的孩子。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了。9月2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滇缅公路修完了》。当时,国统区内的几乎所有报纸都报导了这个极其鼓舞人心的消息,它也震惊了全世界。美国驻华大使在途径滇缅公路赴重庆后曾说:此次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且修筑滇缅路,物资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靠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修筑滇缅路石碾子

现在滇缅公路仍有多段保存完好,有的还在使用。其作为线性文物的特性更是极为完整地留了下来,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保山市域内有永保桥至保山城段;保山坝子各小段;保山城南行经七零七、莽林寨、老鲁田、一丘田、惠通桥、腊勐街、松山、八零八至镇安段。线路未有大的改变,道路也仅有维护性修筑。

2、松山战役旧址(含龙陵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群)(国保)

松山战役旧址东距惠通桥22公里,西距龙陵城39公里。遗址顶峰高拔怒江江面950米,前临深谷,背连山峦,地势险要。遗址范围:南至膺蹲山,北至黄土坡,松山隆起于中,自小松山倾斜而平的大垭口,复斜而上的滚龙坡。为滇缅公路的要塞之地。

1942年5月,日军第56师团占领龙陵后,以三个大队的兵办3400人,据守松山,构筑工事,以松山顶峰为主阵地,将滚龙坡与大垭口构成独立坚固据点,在黄土坡、鹰蹲山、大寨、黄家水井、马鹿塘等处均修筑堡垒群,配备工事,并在阵地前增设铁丝网、鹿砦、地雷、陷阱。

1944年6月至9月,远征军第11集团军及第8军攻击松山守敌。经过3个月零3天的喋血奋战,全歼松山日军3000余人。

现该遗址内到处可见当年激烈战斗的痕迹,地堡、坑道、弹坑密布,战壕纵横交错,足证当年争夺之惨烈。它是滇西抗日战争史的可靠物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教材。

 松山交通壕遗迹

龙陵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群位于保山市怒江、龙川江之间的龙陵县境内。龙陵山形复杂,地势险要,自古即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关隘要塞。二战期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于1942年初派大军从缅甸北上越过中缅边境,经德宏对这一地区强行占领。此后,为有效占领此地并与我军远征军长期抗衡,日军先后在此驻扎约3个联队的重兵,并组织设立伪县政府、维持会等汉奸敌权,强征民夫、派粮派款,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统治,经全县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时隔60多年,至今在龙陵县城及周围地区仍保留了许多日军侵略活动的各种遗迹,包括驻龙日军司令部、龙陵日军军政班本部、龙陵董家沟日军慰安所、伪县政府、东卡日军碉堡、老东坡日军阵地等。这些遗迹见证了日军在龙陵的种种罪恶活动,为我们今天进一步揭露日本的侵华罪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可靠物证。

龙陵董家沟日军慰安所

3、惠通桥(省保)

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其地东有形如刀削的等子铺山,西有耸入云天的腊勐松山。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险”之称。

惠通桥与怒江

桥倚悬崖修筑,呈东北—西南走向,以两条巨大的钢缆悬吊而成。桥身总长120余米,桥面宽5.6米,墩高30余米。于光绪初年(约1875年)建成,取名“惠通桥”。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龙陵县长杨醒苍“召集绅耆讨论”,欲将中式铁链改成西式钢缆,并延请英国工程师伍布兰·苏长邱石帮助设计,未果中缀。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绥江邱石麟调任龙陵县长,函请旅缅华侨会长梁金山先生“鼎办赞助”,并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冬亲自出面缓聘印度工程师赖月生率工程人员莅临现场指导。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初,惠通桥终于改建成功。1942年,日寇进攻滇西,该桥交通被切断,敌我两军隔江对峙三年。1945年滇西反攻开始,该桥又被修复,成为中国军队反攻的起点和战时物资运输枢纽。

惠通桥

惠通桥,是我们了解近代特别的抗日战争以来滇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证。

4、国殇墓园(国保)

位于腾冲县西南一公里处来凤山麓小团坡东北面。1944年腾冲光复后,由李根源先生倡建,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安葬腾冲战役阵亡将士遗骨,于1945年7月7日落成。

主体建筑有烈士冢、烈士塔、忠烈祠等组成,占地面积约80亩。

墓园大门为土木砖石结构,呈八字形,门额镶有石刻《腾冲国殇墓园》六个大字,由李根源书。

国殇墓园正门

忠烈祠为重檐木结构,面阔五间,四周设廊。祠前有《腾冲忠烈祠碑》,记述战斗始末和建园缘由;另一碑记述印度华侨捐款修建墓园。忠烈祠前左右各有一幢仿古建筑,内设滇西抗战腾冲战役的图片、实行展览。此外为纪念滇西抗战中牺牲的美国盟军官兵,2004年在忠烈祠旁增建盟军墓地。

国殇墓园——忠烈祠

烈士冢呈八行纵队列葬于缓坡,上立碑,刻阵亡官兵3168人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纪念塔建于坡顶,石砌,高8米,塔身正侧三面均刻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题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身为矩形,顶锥形。

国殇墓园——阵亡将士塚

园内广植柏树,门内一侧筑置一象征日军侵略惨败的“倭冢”,呈圆形,高1米,内埋日军尸骨一具。

国殇墓园是滇西抗日战争的纪念性陵园。

5、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省保)

位于腾冲县腾越镇。民国三十三年(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一九八师奉调参加滇西反攻战,为20集团军总预备队。在攻克腾冲城及肃清高黎贡山、怒江两岸日军的多次战役中,一九八师阵亡官佐156名、士兵1335名。为纪念腾冲反攻战役阵亡将士,战后该师在腾冲来凤山脚建纪念塔1座。塔身砖砌,呈方锥形,石砌须弥座,通高7.18米,塔座高2.66米,塔身高4.52米。正面由54军军长阙汉骞题“陆军第五四军第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东面镌刻蒋中正题“民族之光”。该塔是见证滇西抗战腾冲反攻战役的珍贵历史文物,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6、保山怒江抗日江防遗迹群 (省保)

位于隆阳区境内怒江两岸及施甸县境内怒江东岸总长125千米江防线上。1942年滇西怒江以西国土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中国远征军借怒江天堑为屏障和日军两江对峙,至1945年大反攻期间,中国抗日军队在此期间修建了大量抗日碉堡、战壕、炮兵阵地、炮车路等众多防御遗迹。隆阳区段16处,施甸县段17处,共计33处。它们从南向北,依山形顺怒江而筑,沿江排列在怒江两岸,是市内抗日碉堡、观察哨、阵地、战壕遗迹等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这些江防遗迹有效把日军阻击在于怒江西岸,在整个滇西大反攻战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滇西抗战的重要史迹。

望江台碉堡

7、施甸抗日标语群(省保)

位于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沙坝村委会白龙水村、姚关镇杨美寨村、仁和镇热水塘村及保场村等多处地点。有抗日标语13幅,抗日宣传画1幅,计14幅。标语的主要内容有:“以鲜血恢复失地,共赴国难;用生命保障国家,精诚团结”、“誓死杀敌,抗战到底”、“誓雪国耻、团结御辱”、“努力战时生产,增强抗敌力量”、“抗战是我们中华民族争生存、争人格的唯一出路”、“节衣缩食、毁家纾难是后方民众的责任”等。另有宣传画表现的是空袭的场景。 这些标语主要由“保山战时宣传队”书写,宣传画也是由“保山战时宣传队”绘制。也有中国远征军驻当地部队或当地进步人士书写的。

施甸县观音寺抗日标语

施甸发现的抗日标语、宣传画,是滇西抗日战争文物遗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滇西抗战历史及中国抗日战争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8、施甸抗日驻军旧址群(市保)

盟军联络组旧址

位于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由旺街及万兴乡、甸阳镇、太平镇多处地点,共计13处旧址。有的旧址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土木结构瓦屋面硬山顶建筑,大门为过厅式;有的为穿斗式瓦屋面建筑,四合院式布局;有的为铆榫穿斗式瓦屋面硬山顶传统土木结构楼房等等。方砖铺地,大部分建筑物上安制了古式木质的格子门、方窗、格子窗和大圆窗等各种装饰,墙壁有精美的彩绘。部分过厅外设凉亭、花园、石刻艺术等,与房壁彩绘映衬。在两年零八个半月中、日军队隔江对峙期间,中国远征军在怒江东岸施甸境内留下了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部旧址、第六军军部、中国远征军第三十六师军民合作办事处、中国远征军第八十七师师部旧址、中国远征军野战医院军医室等众多驻军遗迹。

128团野战医院军医室旧址

该抗日驻军遗迹群,是中国远征军防守怒江,抗战到底的物证;是抗日战争时期施甸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佐证;是日军企图包抄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的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抗战文化遗产。

9、梁金山故居

位于隆阳区蒲缥镇方家寨村中,建于民国年间。为坐西向东的南、中、北三个封闭式四合院,总占地面积1828平方米,每院均由正房、耳房、南北厢房和东楼组成,均为木结构二层楼房,以走廊连通,布局协调,结构紧凑。

梁金山故居中院

梁金山是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抗战期间捐资修建了惠通桥,捐献了80辆汽车、2架飞机及大量财物,购买数目巨大的爱国公债,为祖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曾任省政协副主席。病逝后葬于故居西北约50米处。故居是开展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开展工作的情况简介

1、调查、收集、整理工作

通过30年不懈的调查、收集、整理工作,全面弄清了有关滇西抗战文物遗迹的分布、现状、性质、功能、数量;

征集收藏了3万余件各类抗战文物。

搜集了丰富的各类抗战文字、图片、图纸、文稿、视频等资料。

2、文物保护工作

滇西抗战文物遗迹得到了全面有效的监控管理;部分重点文物如国殇墓园、惠通桥、松山战役旧址、董家沟慰安所、一九八师纪念塔等得到了全面或部分修缮、抢险加固。

制定出台了抗战文物保护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如《龙陵县抗日战争文物保护管理规定》、《松山战役遗址保护区管理暂行规定》及《松山战役旧址文物保护规划》、《国殇墓园文物保护规划》等。

3、宣传、利用工作

整理出版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滇西抗战史证》、《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将士》等有关滇西抗战的书籍50余种;

拍摄了《中国远征军》、《滇西一九四四》、《我的团长我的团》、《巍巍松山》等影视、舞台作品;

发表有关滇西抗战的研究性文章百余篇;

策划、筹布有关滇西抗战固定、临时展览十余个。主要的有最早的保山市博物馆《滇西抗战展》、龙陵抗战纪念馆《龙陵、松山抗战展》、国殇墓园《腾冲抗战展》、董家沟慰安所旧址《日本军国主义慰安妇制度罪行展》以及新建成的滇西抗战纪念馆《滇西抗战展》。由保山市博物馆推出的《血路·铁骨忠魂--中印缅战区滇西战役纪实展》以及和广东省革命博物馆、国殇墓园管理所联合推出的《铁血铸军魂—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将士展》已经在内蒙、广东、江苏、湖北等省区多地巡展。

全面启动了滇西抗战文物遗迹的参观、考察活动;同时,结合中国抗日战争和滇西抗战的特殊时间节点,适时举办“忠魂归国”、“清明祭扫”、“松山战役胜利日祭奠”、“腾冲收复日祭奠”、“七七祭奠”、“九三胜利日祭奠”等系列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的计划

1、调查、收集、整理工作

继续加大抗战文物及资料的调查、收集、实物征集、整理、研究工作。力求不断挖掘历史,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滇西抗战,缅怀民族英烈,激发爱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

2、文物保护工作

在国殇墓园保护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松山战役旧址的保护和战争遗址公园的建设。同时全面铺开对保山抗日江防遗迹群、施甸抗日标语群、中国远征军驻军遗迹群等的保护,兼及云南省其他州市抗战文物的保护。力争在云南、在保山完善整个抗战文物的保护体系。

3、宣传、利用工作

(1)结合云南、滇西、保山的丰富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将滇西抗战各主要战场战役旧址、驻军旧址,重要事件发生地,驼峰航线沿线机场、飞机修理厂,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滇越铁路及桥梁等设施,战后所建各主要纪念设施;日军罪证遗迹等列为参访景点。以滇缅公路为主线将这些景区、景点连接起来建成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线路(带),形成集抗战文物遗迹考察参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凝聚、海峡两岸交流、国防军事教育、野战体验营地等为一体参访体验旅游线路(区)。

(2)加快推进松山战役纪念碑、中国远征军纪念馆、滇缅公路纪念馆、4S野战体验区、军事题材影视基地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创建“云南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松山国防小镇”, 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遗产利用示范基地等功能定位和松山•旅游小镇、松山•国防小镇有机融合起来,努力将松山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大战遗址纪念园,

(3)以国保单位—国殇墓园及在其旁的滇西抗战纪念馆为重点,全力打造滇西抗战腾冲参访、祭奠、纪念基地。做好展示、宣传、利用工作。

(4)全面加强怒江东岸江防遗迹群、驻军旧址群、抗战标语群等抗战文物的参访、展示、宣传、利用工作。

 

                                                                                   云南省保山市文管所

                                                                                       201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