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座谈会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文物保护利用基本情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在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东侧建立的遗址型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活动,犯下了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灭亡。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了现在遗址的整体格局。七三一遗址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的基地,是日本侵华期间留存的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有23处重点遗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为24.8万平方米。1996年12月,被黑龙江省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授予国防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2012年9月12日,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授予第二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9月26日,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11月17日,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陈列展览

2001年,七三一部队本部大楼经过重新修缮,在本部大楼东侧举办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陈列展览,目前,七三一展览总面积2680平方米,包括13个展室,1个殉难者长廊和七三一国际图书资料展示中心,以大量文物、文献等证据控诉了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罪行。2011年,我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阳光下的罪恶——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展览面积720平方米,展室6个,全面揭露七三一部队及其他部队进行化学武器实验、化学战、战后贻害及对日诉讼等有关历史事实,社会反响良好。

目前,本馆正准备对陈列展览进行提升,在明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同时,陈列馆新馆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二、旧址保护与近期考古发掘

近年来,我馆组织编制完成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勘测报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规划》、《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动通过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使七三一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具备法律依据和学术依据,在完成以上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七三一战争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今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年初以来,共组织编制了6处旧址的《保护展示工程立项报告及技术方案》。其中,《本部旧址展示工程立项报告及技术方案》等三项已得国家文物局批复。

5月29日,正式启动了七三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勘探68.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7000平方米。8月24日,正式启动锅炉房遗址考古发掘清理工作。

三、资料搜集及文物征集

为进一步挖掘七三一旧址相关问题的历史罪证,加强学术研究深度和广度,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影响,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细菌战的侵略罪行,我馆组织相关学者赴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衢州市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常德市档案馆等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寻访了细菌战受害者及家属、七三一部队见证人500余名,并赴美国、日本开展资料征集和整理工作。赴牡丹江、佳木斯、鸡西、沈阳、北京等地征集重要文物近2000件,有效地充实了我馆馆藏,为真实性、实证性陈列布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宣传教育

七三一遗址是爱国主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开展和平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记录历史、警示世人的重要阵地,更是落实中央确定的“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精神的重要历史遗址。我馆每年对外接待参观人数30万人左右,其中国外观众约占10%,并多次接待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沈阳军区、省军区有关军方代表,并同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省警犬基地、省军区防化团、苏宁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大批量的解放军指战员到我馆参观、访问及联合举办活动,充分发挥了我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201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