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信息  > 专题  > 抗战文物保护与利用  > 抗战文物说历史
视力保护色: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特别关注
日期:2014-08-28 字号:[ ]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铿锵有力的旋律,这悲壮豪迈的诗句,顿时让人肃然起敬,对于那在血与火的时代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先辈们,油然而生无限的热爱和景仰。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九周年了。这是中华民族全民参与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抗日的烽火早已熄灭,抗战的硝烟也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淡化在历史长河中,变得似有还无、若隐若现了。然而,抚今追昔,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伟大民族在生死涅槃时遭受的深重苦难、经历的殊死战斗和作出的巨大牺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吼声,最先发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阀侵略的呐喊和战叫。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和战叫,随着江桥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会战、热河战役、绥远抗战等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战斗,传遍白山黑水、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民,激起了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优秀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斗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隆隆枪炮声,象征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战事的起点。“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这雄壮激昂的歌声荡气回肠,催人奋进,它伴随着平型关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战役、百团大战、滇缅会战、常德战役、衡阳保卫战等等数以万计的激烈战斗,响彻了中华大地,震撼着每一个为抗日救亡而英勇作战、辛勤劳动和刻苦学习的中华儿女的心灵,成为百年现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振奋精神,更好更快地前进。1945年9月3日芷江受降,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国虽然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共和国也已和平发展了六十余年,但综观世界形势,我们并非高枕无忧万事大吉。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所说,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我们不能因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和成功就骄傲自满,而应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所屹立其中的世界民族之林还有豺狼虎豹存在,“最危险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彻底过去,我们在加倍珍惜和继续弘扬我们的先锋先辈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带来的幸福和光荣的同时,仍需提高警惕,长期保持“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勇敢精神和必胜信念。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抗日战争时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并启动了对全国抗战文物资源的调研工作。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2000余处包括日本侵华罪证、全民抗战、敌后抗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遗存及战后纪念设施等在内的抗战文物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遴选部分国保单位及珍贵的历史照片,推出这组抗战图景,忝为特别关注。(文  犀)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