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信息  > 专题  > 2014.5.18博物馆日  > 各地资讯
视力保护色:
“舌尖上”的川博——“5·18”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博物院主题活动
日期:2014-05-22 字号:[ ]

  
  亲子活动现场

  2014年5月18日是第38届国际博物馆日。舌尖上的文化是近期最为关注的话题。四川博物院根据“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主题,举行了“舌尖上的川博”主题活动。
  5月17日,四川博物院前往东郊记忆对国际博物馆日进行了宣传。活动现场上,观众对四川博物院带去的汉砖拓片极为感兴趣,现场咨询了主题活动报名情况。
  5月18日,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将博物馆的文物与四川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进行了一场“舌尖上的川博”讲座。从汉代画像砖中,我们就能看到大街小巷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厨房里好几个人炖肉煮菜,身后放碗的架子都有好几层。古人开采井盐除了表现对调味品的追求,还促进了石油与天然气的发展,四川省对天然气的利用是全国最早的,在邛崃就有文献记载。
  四川博物院战国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饮食器具。甗,就是一个蒸饭用的蒸锅、大米、小米、高粱等放在里面蒸出干饭。当然还有煮肉用的鼎和能当勺子又能用于切肉的“曲柄铜匕”。出土于三国时期的“庖厨佣”,也是最能代表四川饮食文物的一件文物,汉代厨师面带笑容,案板上堆满了猪头、萝卜、鱼等各式各样的食物,其中有一个非常类似“水饺”的物品。袁庭栋说:“这要是真是水饺,那蜀人就是最早吃水饺的地方。比别人早了好久,可是说起来,关于饺子那时候根本没有记载。”
  在开展讲座的同时,“舌尖上”的川博亲子活动也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通过电话报名的家庭有近百位,最后筛选出40个家庭参加活动。 通过“文物拼图”、茶艺展示、软陶制作这些游戏,小朋友在玩耍中就能接触、了解到一些文物知识。最后,还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在一起在展厅里寻找关于“舌尖上”的文物。
  四川博物院在未成年教育上一直在研究探索,也希望通过此类亲子活动,让家长更加关注博物馆教育,与我们共同参与到未成年教育中。(四川博物院 撰文:李滨汐 摄影:陈成 李滨汐)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