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将工业遗产作为重要普查对象,加大对全市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遗存普查力度,全面掌握青铜峡黄河拦河大坝等一批工业遗产的分布状况和保存情况。使工业遗产等新的文化遗产品类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青铜峡黄河拦河大坝位于黄河中上游,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防凌和满足下游工业用水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高42.7米,长697米,并同时建成了装机30.5万千瓦的闸墩式水电站,形成了一座容量为600万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峡谷型水库,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黄河上唯一一座闸墩式水电站,于1958年8月兴建, 1960年2月截流灌溉,1967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目前,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2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13.5亿度,是宁夏境内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宁夏的工农业生产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保护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虽然二十世纪遗产与我们相距只有百年,但20世纪遗产也是文化记忆的摇篮。此次,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将青铜峡黄河拦河大坝纳入20世纪遗产的文物保护单位行列,对今后更好的研究宁夏的水利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