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光辉历程之七 |
||
|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七大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中共七大会址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新中国成立后,延安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岭旧址是其中之一。现杨家岭旧址为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革命旧址原状陈列的功能。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2008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12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依山矗立,占地1056平方米。1942年由当时延安自然科学院设计,中央机关干部职工自己修建。礼堂设计风格中西合璧,整个外部轮廓按照希腊建筑艺术设计,内部为穹窿式的陕北窑洞石拱结构。 1947年,中共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遭到国民党部队的严重破坏,1954年人民政府依照原样予以修复。六十年代也曾进行过一些零星的维修。1996年,为迎接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活动,在杨家岭旧址全面维修中对中央大礼堂作了部分整修。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对七大会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修缮。 2015年2月14日一早,正在陕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站在中央大礼堂内,习近平指出,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指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七大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把毛泽东思想正式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贡献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都同毛泽东思想密不可分。新中国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壮大和成熟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成长和强大起来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这一切。 毛泽东同志把产生于欧洲的先进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这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并汲取中华文明之精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这个理论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并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它具有彻底性、深刻性、严密性、实践性等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体现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个理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就变成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巨大物质力量。(李瑞整理) |